11月21日,泰国曼谷地铁粉色线向民众开放为期一个月的试乘服务。该线全长34.5公里,途经泰国北部多个旅游景点和商圈。据介绍,粉色线将于12月18日正式运营,预计每天的客流量将超过10万人次。曼谷地铁票务部门经理普拉钰告诉记者,粉色线的开通将有效缓解曼谷北部的交通压力,提升民众出行便利性和舒适度。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积极提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到2024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在1300公里以上。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正成为地区国家拉动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治理水平、提高投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交通拥堵是地区国家普遍难题
交通拥堵是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印尼雅加达警察厅交通管理局局长拉迪夫说,雅加达交通拥堵程度在去年第一季度达到48%。这一数据意味着,民众日常出行耗费时间比非拥堵情况时多出48%。印尼官方数据显示,私家车的持续增加导致雅加达及周边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每年给印尼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0万亿印尼盾(1元人民币约合2178印尼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交通拥堵状况也一直较为明显,在全球交通流量统计网站TOMTOM公布的去年全球拥堵情况排名中,马尼拉在全球390个城市中排名第九。马来西亚交通部称,该国交通高峰时段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只有10公里/小时。
快速的城市化、私家车保有量增加等因素都加剧了东南亚大城市的交通拥堵。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分析认为,东南亚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持续多年,尽管一些国家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案,但目前看来并未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状况在东南亚很多城市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泰国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素美认为,在一些东南亚大城市,除了修建更多道路和桥梁,使用大运力公共交通工具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东盟事务”网站的文章指出,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导致东南亚国家的人员、物资等流动性受到限制,同时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交通拥堵每年给该地区国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马来西亚运输部门认为,只有制定长期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才能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沃尔特·塞西拉认为,目前交通拥堵还没有全面的解决方案,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动变革。分析人士同时表示,东南亚国家政府可以加大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鼓励民众使用公共交通,逐步改变民众的出行习惯。
加大规划投资提升城市竞争力
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认为,人口结构较年轻的东南亚国家要想从人口红利中更多获益,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效的运输系统。当前,东南亚国家正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投资力度,以期在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的同时,提升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