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 客服中心 口岸收费公示 平台概况

用智慧海关守护空港物流畅通

发布时间:2025-10-16 15:34 点击次数: 来源:海关总署

傍晚,在深圳机场国际货站出口查验台上,灯光如昼,深圳宝安机场海关物流园监管一科科长雷丹正和同事们专注地审核着一批即将出海的电子产品。核对标签、检查包装,动作干净利落——这批货物几个小时后,就将搭载当夜的货机飞往海外。

“旺季来了,今天的待查清单比平时长,我们得跑在时间前面。”雷丹抹了把额头的细汗,目光迅速扫过报关单。作为外贸出口连续32年领跑全国的“优等生”,深圳的空港口岸,就是感知经济脉动的最前沿。而物流畅通与否,关键就在于通关效率。

2022年6月,随着深圳海关“海空港畅流计划”启动,一场“空港智慧物流”改革正式拉开序幕。这一改革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的号召,为传统通关模式注入了全新动能。深圳海关联合深圳机场集团,对国际货站场站布局、作业流程进行了一场“外科手术式”的精准优化:推广设立“前置仓”,实现园区外理货;建设智能闸口,让出口货物实现“智能分流”——中控货物直送集中查验区进行“顺势查验”,放行货物直通放行区打板装机。整个过程如流水线般环环相扣。

“改革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整个作业模式的蜕变。”雷丹指着井然有序的货站说道,语气中带着自豪,“你看,现在功能分区清晰,各环节环环相扣,场站使用效率提升了45%,货畅其流已经成为了常态。”

这一新常态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竞争力。深圳市美邦运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玲丽说:“过去我们至少要提前3天安排货物进入国际货站排队等候,现在这批货从出仓库到等待装机只需要4小时。出口货物在海关的通关环节平均也就10分钟,基本实现了‘当天出仓、当天上机’。”

随着口岸货运业务量的持续攀升,2023年初,深圳机场正式启动第二个国际货站的建设计划。“若沿用传统的模式,海关监管力量需要成倍增加,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雷丹坦言。

面对企业需求与监管资源的矛盾,一个创新构想应运而生——利用科技手段打造“无人值守”的智慧货站。2024年4月,深畅国际货站正式投运。AGV物流机器人穿梭搬运,射频识别技术实时追踪货物轨迹,数字孪生系统将整个货站“复制”到监控大屏。

“你看,出口中控货物正被安装智能安全锁并调拨至国际货站集中查验,其他放行货物则经深畅货站直通海外。”雷丹在监控中心轻点屏幕,货物轨迹一目了然,“智慧化的监管模式,打破了空港两个货站在监管空间、时间上的限制,最大限度节省了驻场监管的人力资源,实现了进口货物24小时‘即放即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

“在‘空港智慧物流’改革推动下,双货站模式不仅没有降低效率,反而让深畅货站的年设计保障能力比原计划提升了63%。”深畅国际货站总经理潘明强说。

智慧赋能,为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吞吐量达77.1万吨,同比增长12.7%,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进口16.9万吨,增长12.7%;出口60.2万吨,增长13.6%。依托智慧海关的强大引擎,深圳正将其效率优势,锻造成驱动全球贸易网络的核心枢纽,也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目标写下了有力的口岸注脚。


服务热线
0311-95198
中国(河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China (Hebei) International Trade Single Window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635号 |冀ICP备16030065号-3 Copyright © 2015 河北省电子口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